手术电子杂志,2025,12(3):34-40.DOI:10.3969/j.issn.2095-8331.2025.03.009
摘要
【摘要】目的 探讨微创技术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中血管夹可逆性阻断子宫动脉主干的应用价值及学习曲线。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7月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妇产科接受治疗的92例子宫肌瘤患者。根据术中是否使用血管夹阻断子宫动脉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并分别从传统腹腔镜及机器人入路方式,对两组术中及术后情况进行优势分析。对于血管夹阻断子宫动脉所需时间,采用累积求和分析(CUSUM)法绘制学习曲线并进行拟合,以R2判断拟合优度。根据曲线的临界点划分为学习期和熟练期。结果 观察组在术后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下降程度及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方面,较对照组均有优势,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无一例发生术后子宫内膜损伤及其他并发症;均未行术中或术后输血治疗。观察组随访1年内未出现远期并发症。根据术中阻断子宫动脉的操作时间分别绘制CUSUM曲线,腹腔镜组及机器人组的最佳拟合曲线方程分别为Yˆ=0.148X3-7.586X2+88.957X+220.827(X为手术例数,最优拟合系数R2=0.949,P<0.01)、Yˆ=0.209X3-9.120X2+90.250X+229.716(X为手术例数,最优拟合系数R2=0.954,P<0.01),两组达到熟练期所需累积的病例数分别在第8例及第6例。结论 在微创技术下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时推荐应用血管夹可逆性阻断子宫动脉,术者完成约6~8例该技术即已达到熟练水平。该方法可减少术中出血,保持手术视野清晰,有利于术后恢复;同时在剔除压迫子宫内膜的大肌瘤时,有助于有效识别并保护内膜,是一种有效、安全且可行的方法。
引用本文
李珂,孟霄,宋思雨,等.微创子宫肌瘤剔除术中血管夹可逆性阻断子宫动脉主干的临床应用探索[J].手术电子杂志,2025,12(3):34-40.